2011年6月5日 星期日

“中山 黄埔 两岸情”座谈会致词


  纪念辛亥革命 100周年中山 黄埔 两岸情座谈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我個人能以九十三岁高龄,受邀以黄埔十六期校友暨黄埔笫十二任校长身份,远从台北来参加,觉得非常荣幸。首先要对北京市黄埔同学会及所有筹办的女士先生表示敬意,同时愿以校友身份,建议在座校友及二三代子女,一起以热烈掌声,对指导支持我们的各位领导,表示敬意和谢忱


  记得首届中山 黄埔 两岸情 座谈会,去年五月在台北举办,两岸暨海外黄埔师生及二三代子女(包含二期胡靖安将军之女胡葆琳女土,一期刘杰将军之子萧松林(肖先生从母姓),七期王健秋将军之子王小玉先生,一期莆成钢将军之子莆江先生,一期候敬如将军之子侯伯文先生),踊跃参加,鼎力支持,情况热烈,特别是两位幕后英雄,在台湾的陈兴国将军,在大陆的杜青女士,他们的日夜辛勤,使大会达到轰轰烈烈的境界.在台海两岸乃至海外引起极大震撼,对黄埔传统精神舆士气,产生很大鼓舞作用。我诚恳期望,这项活动,能受到两岸领导人暨相关单位重视,予以指导支持,每年轮流在两岸及适当海外举办。使黄埔精神永续傅承,中华黄埔文化更发扬光大。
  回溯1924616孙中山先生创立黄埔军校,实际奠定了圃共两军的建军基础,国军干部固多黄埔出身,共军将校亦多为早期黄埔師生。只因当时国家领导人治国理念不同,兄弟阋墙逾半世纪,迄今仍有某些人士,耿耿於怀,难释仇恨心态!
  早年经国先生曾说 时代在变、潮流在变、环境也在变,中国大陆自邓小平先生领导改革开放,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後,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两岸差异(包含思想理念)日益接近,理应以相逢一笑泯恩仇的胸怀。彼此接纳。前英国首相邱吉尔曾说为了现在和过去纠缠不清,很可能就失去未来,美國作家克里夫兰也曾说赶紧和你的过去和解,别让他搞砸了你的当下”,今天我们生活在两岸的炎黄子孙,必须抛弃以往的恩怨情仇,团结一心,发扬中毕文化,共同为中毕民族的未来奋斗!
  我们中华民族,从汉、唐时代就是全球的重心,世界的了代表,中世纪西方国家犹羡慕、学习我国的新发明包含指南针、印刷术,直到 1820 (清、嘉庆、道光年间)国内生产总值 (GDP) 仍將近占世界的 40% 廿世纪以来,称霸全球的美国,最高只到27% ,目前只 20%.惟自 1842 年鸦片战争失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以后,世界列强包含英、美、德、法、俄、意、日、奥、荷 等国,相继进逼,自 1842—1915年先後被迫签订 15 项不平等条约,致国家沦为半殖民地,乃至次殖民地。虽笫二次世界大战胜利以後,取销所有不平等修约,并臻为世界五强之一的地位,惟国家贫穷落後,并末受到国际应有的重视。迄 1978年中国大陆邓小平先生领导改革开放之後,卅多年的努力,无论国家建设,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目前已为仅次於美国的世界笫二大经济体,而台湾自国民党重新执政以来,巳逐渐恢复亚洲经济四小龙之首的地位,英国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在他的名著<大国的兴衰>中说;”一个国家行使和保持世界主导权的能力最终取决於它的生产力经济实力,,两岸亟应尽早完成合理的和平统一,共同湔雪将近两百年的屈辱。大声召告世人,中华民族巳经重新站起来了,我们不会寻仇报服,但是我们不会再忍受欺凌,屈辱.
  国家 (两岸) 统一,是两岸一贯的共同目标,共同任务,当年中国大陆要解放台湾武力解放台湾为的是国家统一,;台湾当年要 反攻大陆” “光复大陆国土同样的是要实现国家统一。如今初现和平统一的曙光,理应加紧统一的步法,不该放弃原有目标。
  黄埔子弟是国家统一的力量,当年扫除军伐,完成了国家统一,;赢浔抗战、捍卫了国家统一,今天应该领导全国同胞,化解分离意识,完成两岸统一。统一是我们历史任务,统一是我们时代使命。让我们共同努力。加油!加油!
                                     201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