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同盟會,這個全國性的政治團體,師承國父孫中山先生於一九O五年在日本東京創立中國同盟會愛國救國的偉大精神,依法正式成立於一九九四年五月八日,迄今已屆滿二十個年頭。
在這個歷史性的二十年頭中,國脈不絕如縷,政談橫逆漫天,的確是一個力挽狂瀾,救亡圖存的非常時期。關鍵的時刻需要關鍵的領袖。在海內外憂國憂民,忠貞愛國、喁喁望治會
員同胞們懇切的百般呼籲與敦促下,許歷農先生,一位陸軍上將,經由成立大會全場起立表決程序,義不容辭出任新同盟會創會長,領導新同盟會。許先生效法經國先生「做硬漢,挑重擔」的風骨與志節,將萬鈞的歷史重擔一肩挑。只是他原來沒想到,這一挑竟然就是二十年了!而且,衡情度勢,這萬均愈來愈重的歷史重擔,他別無選擇,不得不繼續挑下去,好在許先生他自始誓為新同盟會的終身義工,排除萬難,愈挫愈勇,犧牲奉獻,無怨無悔。
想當年新同盟會籌備就緒,向內政部正式申請登記的消息傳出,立即受到來自海內外廣大愛國同胞的熱烈鼓勵和支持,申請加入的函電如雪片一般飛來,解囊相助的也為數可觀,使得有限的工作人員不分晝夜,忙得喘不過氣來,一九九四年五月八日上午,新同盟會在圓山飯店盛大舉行成立大會,會場湧進一千多人,主席台上「護憲救國」四個大字,政治氣氛莊嚴濃烈,成為國內外電子與平面媒體競相採訪報導的焦點。新同盟會成立以後的第一年,在許會長全力以赴的領導下,完成了各方面的部屬。為健全本部人事與任務的架構,在大多數縣市成立分會,成為拓展會務的尖兵組織,而且此後也在海外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日本與香港等地區設立分會,分進合擊,以達成新同盟會的任務與目標。 一九九五年五月七日,新同盟會在台北市一女中禮堂舉辦的一週年慶祝大會,由於會場臨近總統府與司法大廈,也由於自動到會的慶祝人數超過七千人,受到政府高層與治安單位的嚴重關切。大會由許會長主持,發表了「青天白日,永照寰宇」的宣言。李煥、郝柏村、梁肅戎、蔣緯國數十位大老親自蒞會祝賀,發表措詞尖銳的談話,其他現職黨政要人因政治因素不便出席,但紛紛致電祝賀,也表示他們不便出席的「難處」。一女中大堂人擠得滿坑滿谷,鑼鼓喧天,有很多人激動落淚。這場慶祝大會顯示出,新同盟會已邁進一個成功的嶄新的里程。同年八月由於台獨集團舉辦遊行,狂吠「中國豬滾回去」,惡劣挑釁省籍族群。高舉反台旗幟的新同盟會,對台獨的如此囂張「士可忍,孰不可忍也」,乃決定於八月十三日,對日抗戰勝利紀念日的前夕,舉辦慶祝抗戰勝利五十週年及台灣光復的「我是中國人大遊行」。籌備工作只有短短一周,但各界反應出乎意外的熱烈。當天遊行隊伍於上午九點左右從中正紀念堂出發,在許會長抱病帶領下,男女老少,浩浩蕩蕩,往國父紀念館行進。據統計,包括沿途陸陸續續加入的族群眾,這是台灣地區數十年來聲勢陣容最壯大反台獨大遊行,國內外新聞媒體都有顯著播報。
繼大遊行後不久,新同盟會又於八月二十二日公開發表嚴正聲明「為台灣兩千一百萬人民請命----籲促在任總統李登輝放棄競選第九屆總統」,駁斥國民黨第十四全大會搞當年為袁世凱皇帝的「籌安會」醜惡把戲。「八二二聲明」呼籲「天災人禍,不一而足,天心示警,竟無動於衷否?長此以往,國脈何以為繼? 民命何所依託?」
新同盟會發行的《國是評論》月刊(創刊於一九九二年七月)繼續充實內容,擴大發行網,不計成本,重點增閱,藉以讓更廣大國內外人士了解與認同,新同盟會的理念與主張;新同盟會定期舉辦「國是講座」,邀請各方面的學者專家主講,主題不外理性批判時政,月刊政要,闡述海峽兩岸關係的正確方向與未來展望。於是,新同盟《國是評論》月刊,得以發行至今已屆滿二十年,從未脫期,由學者專家主稿,刊登海峽兩岸相互應對的有關文獻與政策,兩岸政要有關兩岸關係的聲明與談話,發行遍佈國內外,包括大陸與港澳。「國是講座」每兩星期舉辦一次,地點差不多都在台北長沙街國軍英雄館,每次邀請知名學者專家五、六百位主講,到場聽的各界人士相當踴躍,差不多每次有七、八百位參與。非常值得一提的,所有主講的學者專家,均堅定認同新同盟的立場與主張,體諒新同盟會的窮,從來不領分文交通費,自己掏腰包坐計程車來,又自己掏腰包坐計程車回家,新同盟會的「招待」,從來只白開水一杯!「國是講座」至今也已經連續舉辦二十年多了,這是所有政黨或其他任何政治團體絕對辦不到的事。
時至二OO一年,已是民進黨主政的時候,他虛心假意搞所謂「聯合政府」,真正的用心,「是試圖招降納叛(針對國民黨、親民黨與新黨),串聯黑金與政治次級團體,絲毫不尊重憲政體制及國會多數」。此時此際,在野國、親、新三黨雖有所謂「泛藍軍」之名,實則各自為政,各吹各的號形成「合作很難,不合作很慘」的局面。新同盟會挺身而出,大聲疾呼國、親、新三黨通力整合,發揮對民進黨政權最大的制衡力量。
新同盟會十週年時,向海內外公開發表「永遠為和平統一而奮鬥」的聲明,強調「寧為玉碎,毋為瓦全」,絕不寬容數典忘祖、分裂國土的邪惡台獨,以為天下萬事無廉無恥、賣國固位、得罪於天地祖宗之炯戒」。 由於孫中山先生在海外的奔走,而有「中國同盟會」;由於許歷農先生在國內的號召,而有「新同盟會」。因此,孫先生的大名「孫中山」三個字與「中國同盟會」,是永遠分不開的,一如許先生的大名「許歷農」三個字與「新同盟會」,也是永遠分不開的,中國同盟會的終極目標,是建立亞洲第一民主共和國;新同盟會的終極目標,是完成台海兩岸「一個中國」的和平統一。中國同盟會終極任務達成一九一一年辛亥革命;新同盟會的終極目標的完成,則有待新同盟會追隨全體中華兒女的繼續共同努力。「分久必合」,是中國幾千年歷史的主流。
新同盟會於二O一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台北市國軍英雄館舉行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出席代表暨指導委員約三百餘位,會中全體一致通過「中心議題」:「團結一心,擁護馬英九連任總統」;同時致電親民黨、主張台獨的民進黨獲漁翁之利,「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代表大會依照會章,以無記名方式票選會長、副會長暨執行委員與監察委員。選舉結果:
會長:許歷農上將(自創會以來連任)
執行(常務)副會長:陳志奇教授(自創會以來連任)
副會長:張亭舉中將(新任)
副會長:陳興國中將(新任)
另選出執行委員許歷農等三十五位、候補委員七位;監察委員張潤書教授等七位,候補委員二位。
恭喜!恭喜!
回覆刪除許成之敬賀。